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一辆自行车一支镜头演奏出中轴线上的动人旋JN江南律
十年间,一辆自行车、一支镜头,他跑遍了北京城大小胡同,捕捉着那些文化记忆,讲述着老北京的故事。他就是方喆,“鼓楼人艺”的创始人,一个对老北京文化充满深厚情感的80后。
前不久,方喆用微电影讲述北京中轴线的故事,频频在京城大众文化节目中亮相,走红网络。
10月30日,什刹海的午后,水天一色,秋景如画。北京青年报记者跟导演方喆聊起他微电影里浓缩的故事,《中轴线上的非遗传承人》《中轴线上的爱情》《中轴线上的老字号》等作品,方喆用微电影的方式徐徐道来,别有一番悠长绵延的韵味。
8月的一天,方喆正在社区为大家讲述不一样的中轴线文化故事,突然看见手机上有好几个朋友给他发微信,发现大家发给他的几乎是同一个截图,细看才知道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遗产大会现场,播放了他参与演出的纪录片《京之轴》。
这消息让他激动不已,也特别怀念拍摄的那段经历,“能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历史时刻同框,受宠若惊,也特别自豪!当时就觉得传承中轴文化,传播北京魅力时有了一种使命感。”
方喆是个老北京,正差儿是一名音乐老师。十年前方喆无意间看了一部由冯远征主演的短片《百花深处》,片子虽然仅有10分钟,却让他大为触动,尤其里面的台词虽都是老百姓的对白,唤起他对保护胡同文化的思考。方喆萌生了自己拍一个短片的强烈想法。
他和当时的外国同事,两个小伙子一拍即合,到北海公园拍了第一部短片《北京小伙“喷”法国人》,方喆在片子里扮演一个文物贩子,用反讽的方式揭示社会现象。
那部短片放到网上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从此,方喆一发不可收,自己写剧本,当编剧、导演、摄像,拍微电影成了他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
起初怎么想到把镜头对准中轴线拍摄微电影的?方喆直言,他拍中轴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我打小在鼓楼长大,我们院的邻居有七八家。放学回来大人还没下班,街坊王奶奶会叫几个孩子到家里去写作业,还给各式各样好吃的、好玩的。写完就跟院里的发小儿一起玩弹球、踢足球。一开始拍片子自然想到的就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
方喆的中轴线系列作品中,有一部爆款微电影《传承·金马派风筝·吕阳》,是80后非遗传承人吕阳讲述老少三代金马派风筝传承人的故事,京腔京韵,娓娓道来,一经发布,备受关注。
怎么发掘到这个故事?方喆坦言,吕阳是他的发小儿,而且他一直很钦佩吕阳的父亲吕铁智先生全身心投入传承金马派风筝的为人做事,于是商量着要拍个短片记录金马派风筝传承的由来始末。
别看是跟发小儿合作,方喆说拍这个短片的经历却是跟演员磨合最多的一部。因为故事的主、副线有点复杂,要讲清楚金家、马家两代老先生的故事,一些老宅子的位置、老图谱,都要找老人们拿主意,“比如拍灯笼库胡同那段,在片子里就一分多钟的时长,但是拍了好几遍,我记得那天巨晒,要讲清楚清代造办处与金先生家的渊源,就得一遍遍地过;后来又去鼓楼周边的胡同里拍马晋先生与金马派风筝的渊源,我们也是讨论来讨论去拍了好几遍,包括后来怎么拍放风筝、JN江南鸽哨,都琢磨了好久。”
这个片子出来之后,有很多人关注,让方喆特别开心的是,大家都说里面的京调京味挺亲切的。这个片子后来还触发了一场聊京味话题的小热度,让方喆收获了意外惊喜。他记忆犹新,有一天和北京科教频道的李小芳导演到吕阳家里聊天,其间正好说起做一期中轴线的节目,大家就聊出一个新主意:让吕阳以钟鼓楼为原型,做一个建筑主题的风筝。
吕阳几番努力尝试,花了半年时间用三维空间的手法设计制作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钟鼓楼风筝,十分惊艳。这件事吸引了很多媒体前来采访报道金马派风筝。
方喆拍片都是在四九城里取景,同学、街坊、学生、居委会大姐都是他的演员,最小的5岁,最大的70多岁,他们绝大多数是住在什刹海地区的老北京人。令方喆特别感慨的是,虽然大家都不是专业演员,但在一起拍摄的氛围特别好。鼓楼社区里的热心老大姐,喜欢逗大家乐的00后搞笑开心果……只要有事,一招呼就都来。
有时候上谁家取个景,对方会提前好几天就把房子归置出来;有时候演员台词背得不好,两三遍不行会主动说“再试试,再来一遍”。
方喆从小喜欢看人艺的戏,有了相对固定的演员,他很郑重地给自己的拍摄团队起名叫“鼓楼人艺”,他内心最希望的是自己也能用匠心演绎北京文化,拍出浓郁的京味戏。
在方喆看来,北京方言就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特别逗,还有哲理。作为年轻人,他深知传承文化不能生硬地掐着人脖子往下灌,“什么方法好?北京方言就在生活里面。”于是,方喆写剧本一向注重采用简短的对话形式,还会把有意思的词、歇后语都编成段子,放到对话里。“王致和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皇城角儿上看墙——多饶一面儿”,这些小时候跟街坊们学的俏皮话都被他写进剧本里。
方喆深有感触,拍小孩的戏最操心。还是七八年前有一次他带着自己两岁的娃去客串一把,“想着是放那儿玩就行了,可他太小了,一会儿怕他给人家的书撕了,一会儿怕他磕着碰着。”后来,院里的00后成了他的台柱子,三个孩子表演得松弛自然,不用费那么大心了。直到现在,几个优秀的娃时不时还回来看望他。
方喆建了个微信群,起名叫“鼓楼人艺的台柱子”,每次拍摄,会在群里通知大家时间地点,有什么高兴的事他会分享给大家,逢年过节发几个红包大家抢着乐呵乐呵。一个戏要是拍得不是太满意,会约大伙再重新拍。在他心里,这些热心出演的北京人,都是他的“角儿”,都挺棒。拍摄都是利用大家的休息时间,所以一个十来分钟的微电影,有时候为了凑时间,能拍大半年。
方喆拍摄时间最久的一部戏是《白纸坊挎鼓》,几乎三年才剪出来。片子讲述的是京城白纸坊挎鼓第四代传承人李双义老先生敲响断档近50年的神胆,震醒记忆里的京味民俗的故事。方喆想充分展现民间艺人的精气神,光是等挎鼓队伍行进表演他就等了半年多,有人劝他说找点录像合成,差不多就行了,方喆不同意,“做什么事都得踏踏实实的,老爷子恢复500年的挎鼓特别不容易,我拍摄更要力求真实。”
“这个短片,先后约李双义老爷子去了白纸坊、右安门、北海、娘娘庙等四五个地方拍摄,大鼓挎起来特别沉,李老爷子没的说,对挎鼓真是情有独钟,随叫随到。”方喆坦言,虽然拍摄没有资金支持,没有演出费,大家也没什么意见,因为大家知道我做的就是这一件事——传播北京的文化。
有时候拍摄赶上中午,方喆就自己掏腰包请大伙简单吃个饭,演员们一起聊聊戏的事、自己的事,也挺开心。一年又一年,方喆乐呵呵地坚持着。他坚信,只要作品能反映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就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父母年岁大了,孩子还小,家里事多,拍摄又太牵扯时间精力,方喆一度也有犹豫迷茫。
有一次跟朋友喝酒,发小儿的一句话让他重新“燃”了起来。“人一辈子只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不容易,这事值得鼓掌。你要是不接着拍,很多传承了一百多年的东西可能就断了。”方喆说,“我就想,如果我要是不再去拍的话,以前老北京的手艺可能真的就会消失在北京这座城市了。”
近两年,短视频平台爆发,方喆很少纠结于流量的起伏,他特别释然,“我拍的是北京文化的东西,文化是需要沉淀的,到最后什么能留下来?那必须是文化的东西。只要你是对的,市场终究也会接受。”他自信满满,“我知道我的根儿就在这儿,拍出来东西不丢根基,才能走得更远。”
回头看,方喆觉得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是让身边的人通过拍摄找到了参与的乐趣。有的孩子开始爱看关于老北京的课外书,有的年轻演员通过拍摄找到了女朋友,他自己也在拍摄的过程中丰富和提高了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方喆的微电影作品中,还常常出现外国小伙的身影。他们或是主角,或是配角,用一口流利的北京方言演绎着胡同里的故事。这种跨文化的呈现方式,不仅让观众有了新鲜感,也更好地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平台向方喆投来橄榄枝,除了微电影导演的身份外,方喆还成为北京阅读季的主讲人、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宣讲员。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和宣讲活动,向更多人传递了老北京的文化魅力。不论去展演,还是当主讲人,方喆都尽心尽力,到哪儿都骑着他那辆自行车,早早到场,和居民朋友倾心交流,特别接地气。
通过他的镜头和作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热爱上了北京文化。很多小朋友都爱问他,北京话的儿化音什么时候可以加?每当这时,方喆都会笑呵呵地告诉他们,北京话的儿化音不像学数学,有公式可以运用,它其实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传承。
他喜欢给孩子们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小时候住大杂院,西边院住着一个南方人,有一天他买菜回来,院里的大爷特别热情地问他,小伙子,这么晚买什么去了?小伙子回答说,我去买白面儿去了。大爷一听就急了,说,你年纪轻轻的干吗不学好呢!之后马上去给派出所打电话。片警过来一了解情况,大家才知道这是一场误会,所以儿化音还真是不能乱加。”
提及对老北京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方喆感叹,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身边那些坚守传统文化的老人。比如今年70多岁的吕铁智老先生是金马派风筝的第三代传承人,对金马派传承谱系如数家珍:清末民初,著名风筝艺人金福忠与近代工笔花鸟画名家马晋创立了“金马派”风筝,成为北京风筝的代表。京城老百姓都知道一句话,“南城瘦腿子,北城黑锅底”,“南城瘦腿子”指的是南城哈记做的瘦沙燕风筝,“北城黑锅底”,就是指金家的胖沙燕风筝。“吕老师特别儒雅随和,一直守护着几代人的传承技艺,他有一肚子过去老北京的民俗典故,这些东西要是再没人说,没人学,没人干,JN江南那以后就更没人知道了。”
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感受北京中轴线文化,方喆深深体会到,讲故事是一个好办法。
他喜欢这样讲述自己心中的中轴线:“我是学音乐的,如果把北京城看作一张乐谱,北京中轴线是最能代表北京文化的一条主旋律。比如在什刹海后门桥一带居住的人,可能把钟鼓楼当作调式的主音,那么居住在南城的朋友可能就把永定门或者正阳门当作调式的主音。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北京人,从南到北,JN江南都能从中轴线上找到自己的主音,弹奏出不同的优美旋律。”
“宣讲中轴线文化,我还是有点贡献的吧。”方喆一脸自豪地说。2019年,他成为中国书店燕翅楼店“微电影里的老北京文化”系列活动的主讲人,一部接一部展演、讲述“鼓楼人艺”的作品,自此和中国书店结下深厚的友谊。
近几年,北京中轴线文化大热,方喆一口气筹划了“故宫的气质”“中轴线上的风筝”“中轴线上的老字号”等系列微电影参与展演、直播,分享文化故事,受到观众的欢迎。首都志愿者郭丽说她就是从“中轴线的故事”开始关注方喆,每次都从西二旗专程进城参加活动分享。来自石景山的张晖说,“感觉方喆这个小伙子特别亲近、幽默,热爱生活,通过这些短片,我也更加喜欢北京这座城市了。”
别看方喆年纪不大,举手投足间却带着老北京人特有的“老派”。每次在中国书店燕翅楼店做活动分享,开场、结束,他都会施以拱手礼,再给大伙深鞠一躬,超过了九十度。现场响起的掌声,也包含着老街坊对晚辈儿懂礼数、知感恩的赞许。
方喆觉得自己打小在胡同里出生长大,住着老房子,伴着老街坊,遵循着俗,那是用文化民俗浸泡出来的“范儿”,那样泡大的身体里长出什么,也都会带着那个味儿。
或许因为这份平和、亲近,方喆的粉丝也越来越多。有个70多岁的老爷子,看了微电影后从通州坐车到鼓楼大街找方喆,专为了倾诉对老北京话的念想儿。
这两年,方喆拍摄的“中轴线上的非遗传承人”系列微电影,在B站、小红书等平台上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不少人发私信给他,表示热爱演戏这个行当,想演个龙套。还有不少大学生请方喆帮忙联系他拍摄的非遗传承人,想给这些非遗传承人拍摄纪录片,让老手艺得到更久的传承、发展。还有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小学教师联系方喆,想请他去给小朋友们讲课。
前不久,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女大学生看到《白纸坊挎鼓》短片后找到方喆,说她看了非常感动,想去拜访白纸坊挎鼓非遗传承人,希望能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作曲专业,去整理、发掘出更多的鼓谱,让白纸坊挎鼓走得更远。
这些美好的缘分让方喆收获了别样的成就感。他直言除了不遗余力地帮助有需求的大学生,也感到肩头的担子和责任更重了。
平时除了拍摄,方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到各种舞台上去展演微电影作品、讲述北京文化。这其中,他觉得“进校园”的传播方式特别有收获。“很多小学生都爱问关于四合院的各种问题,比如门墩、影壁,有的时候我就会发现他们听来的不对,会给他们讲个究竟。而有一些我都没听说过的,就会去请教老先生。我觉得有了这样的记忆,可能就有一粒对北京文化感兴趣的种子落在了小朋友的心田。”方喆感叹地说。